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历史

刘备死前提拔一员猛将,后来不但为关羽报了仇,还为诸葛亮出了气

2023-12-04 17:05:02


前言

王平,一个在三国乱世中不甘寂寞的名字。当刘备、曹操、孙权鼎足三分天下之时,王平靠着过人的勇气和智慧,从一名曹操手下的小校尉,一跃成为蜀汉不可多得的猛将。他不仅为关羽报了仇,还替已经去世的诸葛亮出了气。

王平的一生,是什么样的波澜壮阔?他又是如何从战场上崭露头角,最终成为蜀汉一员猛虎的呢?

一名汉中俘虏,最终成为蜀汉猛将

公元208年,在汉中地区的军事对峙中,刘备军队生擒了一名曹操军校尉王平。王平本是汉中巴西宕渠人,对汉中地形了如指掌,更重要的是,他拥有着过人的勇气与机智,这也让刘备看中了他,当场劝降,希望他转投蜀汉。

起初,王平并未立即接受,而是请求三思。刘备欣然同意,宽容地给了他考虑的时间。王平很清楚自己面临的选择:要么拒绝刘备,面临可能的死亡;要么投靠蜀汉,叛离自己的老主公曹操。

作为曹操麾下的校尉,王平深知曹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个性。曹操明年还说要攻打刘备,转眼之间就与孙权结盟了。曹操用人不疑,疑人不用,一旦起疑,小则被贬黜,大则夷灭三族。

王平自己就是汉中人,深知汉中饱受战乱之苦,百姓们早已渴望太平。而刘备虽非汉室宗亲,却有心恢复汉室天下。在王平看来,刘备才是真正心系百姓的英明君主。

经过慎重考虑,王平认为留在蜀汉发展前途更好,最终决定归顺刘备。这一决定,改变了王平的人生轨迹。刘备十分欣赏王平的识时务之能,当即任命他为牙门将、裨将军。

对王平来说,这无疑是一个飞黄腾达的机遇。从一个小校尉,进入刘备麾下,一跃成为重要将领。王平深感荣幸,从此心系蜀汉,誓要报答刘备知遇之恩。他暗想,我一定要在战场上勇往直前,立下汗马功劳,以报答刘备张力遮授之恩。

汉中谋士,出谋献策

投靠蜀汉后,王平很快就通过自己的实力,赢得了刘备的信任。208年,刘备计划再战汉中,需要寻找一个熟悉汉中形势的谋士。而王平正是汉中人,对汉中之势了如指掌。

于是,刘备邀请王平担任此次战役的军师,负责分析汉中的局势、地形,提供建议。王平对汉中的地形了解透彻,不论是山川路线还是城池地势,都了如指掌。每每刘备询问汉中某处地形时,王平都能指点迤逦,揭示其中的机先天险。

在多次商讨中,王平都能条分缕析,对局势做出精准判断,提出许多切实可行的良策。刘备也十分欣赏王平的谋略与胆识,商讨时经常拍着王平的肩膀笑道:“有王平在,吾辈攻取汉中指日可待啊!”

刘备对王平刮目相看。他清醒地认识到,自己赢得了一名出色的谋士。对王平来说,能够把自己的谋略献给主公,也是一种莫大的荣耀。

北伐之战,化险为夷

在诸葛亮北伐中原的战役中,王平再次发挥了他的军事才能。他被诸葛亮任命为先锋,带领部队打头阵。然而主帅马谡不听诸葛亮的部署,执意占据南山。王平当即力劝马谡,三次提出占领山下要津的重要性,但马谡依然我行我素。

结果如王平预见的那样,大军很快遭到张郃的围攻。局势万分危急,王平继续与马谡理论,马谡这才后知后觉自己犯下大错。但为时已晚,大军已被完全包围。

危急时刻,王平果断命令士兵鸣鼓助威,成功误导敌军,争取了撤退的宝贵时间。鼓声大作,张郃不敢贸然进攻,担心有埋伏。王平趁机指挥有序,仅带领几千人脱险。

终于化险为夷,避免了军队覆没的惨剧。王平的机智和果决,无疑为蜀汉军队赢得了活命的机会。这场战役让王平也获得了诸葛亮的重视。

刘备赞叹猛将,王平当之无愧

时任蜀汉主公的刘备,看中了王平的才华,多次提拔他为将领。王平也没有辜负刘备的期待,每次出战都能建功立业。222年,刘备病重在禅位给刘禅前,更是明确点名“王平可用”,将王平寄予厚望。刘备病榻上招来王平,重重地握着他的手说:“汉中之失辱我心,汝能守之,吾便瞑目了。”

王平跪伏病榻前说:“主公有嘱,平必当竭死全力,誓死守汉中,绝不令主公蒙羞!”而王平也在诸葛亮去世后,力挽狂澜,替诸葛亮制裁不服管教的魏延,更在万军压境下守住汉中,大败魏军十万大军。

王平以骁勇善战而着称,获得“虎踞汉中”的美誉。每每提起这个名字,敌军都不免心生畏惧——王平,当之无愧成为蜀汉一员猛虎啊!

为关羽报仇,替诸葛亮出气

王平对刘备知遇之恩念念不忘,即使刘备已故,他还是誓要报答这份恩情。222年,蜀汉大将关羽在与东吴作战时阵亡。王平得报后,痛心疾首,流涕说道:“主公有知,当为羽公报仇!”

之后,他带领军队数次大败魏军,为关羽报了仇。力挫魏兵的锐气,一雪关羽在麦城之失。这无疑为已经牺牲的关羽讨回了公道,亦可瞑目刘备在天之灵。

不仅如此,王平还替已经病故的诸葛亮教训了目无法纪的魏延,出了诸葛亮的气。诸葛亮生前定下魏延殿后的安排,但他一死,魏延就想反其道而行之。

得知情况的王平勃然大怒,亲自带人来到魏延面前,动之以情晓之以理,讲明大局。见魏延还是不为所动,王平立刻发扬军法,仗义执言,逼迫魏延最终执行了诸葛亮的安排。王平忠心报效,令人肃然起敬。诸葛亮在天之灵也定会感激涕零吧。

一代猛将,留下灿烂名字

王平一生戎马征战,立下汗马功劳。他从一个小小校尉,最终成长为蜀汉一名傲视群雄的猛将。每每出征,王平都冲锋陷阵,力先士卒。敌见了王平纵虎旗,无不胆寒。王平身先士卒,与敌人搏斗在一起,仗着双臂的力量厮杀。

敌人屡屡被王平生擒活捉,俘虏无算。每场战役,王平都能斩杀敌军主帅,建立汗马战功。可以说,没有王平的参与,蜀汉军队胜利无望。

后人对王平多有褒扬。《晋书·王平传》中称赞他“果决警朗,有大将之略”。王平以一人之力撑起了蜀汉中兴的希望,可见他的傲人能力。

村民们传颂王平的英勇事迹,誓要效仿王平报效国家。一时之间,参军应征的青年比比皆是,都想通过效力军旅,亦能像王平一样立下赫赫战功。

结语

王平和刘备的命运轨迹交汇,让两人都发挥了自身的长处。刘备有长远眼光,而王平则身怀过人之材。他们互相成就,共同谱写出一个不平凡的军人传奇。

一位出色的军事家,也正是在这样的乱世中绽放光芒。当史书翻开王平这一页时,他英勇善战、忠心报国的形象还会牢牢映入我们的眼帘。